经前综合征&痛经
编写:丁丁、綠色飛魚、小亿   2024年5月28日
*重要声明:本文旨在提供月经相关信息的科普内容,但并非专业医疗建议。本文中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个体。建议在尝试任何缓解痛经症状缓解方法之前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请谨慎对待任何在本文中提到的健康信息,并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
什么是经前综合征?

经前综合征有时也被称为经前紧张症,是在女性月经来潮之前一至二周出现的生理及心理相关症状。 症状的程度因人和时间而异,约在月经出现时结束。 常见症状包括粉刺、乳房压痛、腹胀、容易疲倦、易怒及情绪上的改变。 症状一般会持续六天。

造成经前综合征的原因不明,但若不断摄取高盐、高酒精与高咖啡因食物则会使得症状加剧 ,目前认为造成病征的根本原因和荷尔蒙的改变有关,例如雌激素在经期后半段会显著降低,这样的供应中断会造成心理变化。诊断方式需要持续记录在月经前的情绪以及生理状况,直到因此疾病造成的变化开始影响正常生活,这些病征不会是在月经一开始就出现的。若有一张保持记录每月病况的清单,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在确诊前,必须排除其他有可能造成相似症状的疾病。

减少食盐、咖啡因的摄取,并且减少压力的产生还有增加运动量,就是医师会给予因经前综合征而苦恼的病患之建议,在某些时候,补充钙质还有维他命D也会有些许帮助。

痛经
经痛可以分成两型,分别为原发性经痛续发性经痛。原发性经痛是指在第一次来例假的时候就有痛经,而继发性痛经是指潮初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痛经。原发性经痛则是因为生理周期机制所产生的经痛,而续发性经痛代表经痛的背后存有其他潜在的问题。

“续发性经痛”最常见的病因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概占了所有经痛的青少女的70%。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利用腹腔镜直接以肉眼观察发现。

其他导致续发性经痛的原因包括肌瘤、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和骨盆阻塞。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过程中, 子宫内膜先是增厚,为未来怀孕作准备。卵巢排卵后,如果卵细胞没有受精,则新增的子宫组织将因为用不到而脱落 ,子宫内膜脱落后会释放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以及其他子宫发炎介质的释出会让子宫产生收缩。因而,这些物质被认为是导致原发性经痛的主要因素。

子宫收缩会限制了到达子宫内膜的血液输送,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的坏死与剥落。子宫的收缩会一直持续以挤压、排挤那些老死的内膜组织经由子宫颈和阴道排出。这类的收缩会影响周围正常组织的氧气供应,引起疼痛或绞痛。

经期疼痛应对方式:

1.     原发性经痛
非类固醇类的止痛药(前列腺素抑制剂),对于原发性经痛的疗效可以达到80%以上。但是,这些药物要在经痛发生前或刚刚发生时就开始服用,每六到八小时就要服用一次效果才会比较好。

在药物的选择时,至少要尝试过三种以上的药物,而且要经过四至六个月的治疗周期才能够确定药物的效果,部分对药物有过敏或有胃溃疡的人必须选择其他的替代药物服用。大约有超过90%的原发性经痛病人在服用避孕药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

如果上面的治疗都没办法发挥效果时,一些类固醇或者是较强的麻醉止痛药可以选择性的使用,但是医师也会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或心理因素的影响。除了这些治疗之外,针灸或者是经皮的电刺激治疗,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可以发挥效果。

2.     续发性经痛
续发性经痛与原发性经痛不同,一些非类固醇类的止痛药或口服避孕药在治疗疼痛的效果不如原发性经痛来的好,治疗主要还是要针对造成疼痛的病因加以处理。

参考文献:

威廉·L·雅博,芭芭拉·W·萨亚特,布莱恩·斯特朗,克里斯汀·德沃尔特.认识性学:插图第六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69.

DickersonL M, Mazyck P J, Hunter M H. Premenstrual syndrome[J]. American familyphysician, 2003, 67(8): 1743-1752.

JohnsonS. PHD." Premenstrual Syndrome (Premenstrual Tension)". MenstrualAbnormalities and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rmenian Health Network, Health.am[J]. 2009.

Direkvand-MoghadamA, Sayehmiri K, Delpisheh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udy[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diagnostic research: JCDR, 2014, 8(2): 106.

DickersonL M, Mazyck P J, Hunter M H. Premenstrual syndrome[J]. American familyphysician, 2003, 67(8): 1743-1752.

Direkvand-MoghadamA, Sayehmiri K, Delpisheh A, et al. Epidemiology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PM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udy[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diagnostic research: JCDR, 2014, 8(2): 106.

Nabeshima H, Murakami T, Nishimoto M, Sugawara N, Sato N. Successful total laparoscopic cystic adenomyomectomy after unsuccessful open surgery using transtrocar ultrasonographic guiding.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8, 15 (2): 227–30. PMID 18312998. doi:10.1016/j.jmig.2007.10.007.

Hacker, Neville F., J. George Moore, and Joseph C. Gambone. Essential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4th ed. Elsevier Saunders, 2004. ISBN 0-7216-0179-0 

Cooperstein R, Lew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lvic torsion and anatomical leg length inequal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hiropr Med. 2009, 8: 107–18. PMC 2732247. PMID 19703666. doi:10.1016/j.jcm.2009.06.001.

Lethaby, Anne; Duckitt, Kirsten; Farquhar, Cindy.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3-01-31, (1): CD000400. ISSN 1469-493X. PMID 23440779. doi:10.1002/14651858.CD000400.pub3.

Wright, Jason and Solange Wyatt. The Washington Manu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rvival Guide.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2003. ISBN 0-7817-4363-X

Rosenwaks Z, Seegar-Jones G. Menstrual pain: its origin and pathogenesis. J Reprod Med. October 1980, 25(4 Suppl): 207–12. PMID 7001019.
返回
© 2024 我们WOME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有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我们WOMEN所有。